云南抵邊村通郵調研:家門口就能寄臘肉
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,實現抵邊自然村郵政普遍覆蓋,。去年11月30日,,云南省2207個抵邊自然村全部實現郵政服務覆蓋,有效解決了農村郵政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,,對滿足村民生產生活需要,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、促進鄉(xiāng)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,。
近日,,記者走進一個抵邊自然村,記錄這個邊境小村郵政建設的生動實踐,,展現邊疆地區(qū)興邊富民的新圖景,。
――編 者
遠離家鄉(xiāng),最想念的味道是什么,?在云南昆明上大學的李幸英說,,那還得是家里腌的土臘肉。
李幸英的家在高黎貢山深處,。這個叫赤耐乃村前村一組的小村莊,,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稱桿鄉(xiāng)下轄的一個抵邊自然村,山高路險,,緊挨邊境,。
五年前,李幸英到州里上高中,。為了讓女兒嘗到家鄉(xiāng)的味道,,李幸英的父母每隔個把月就要帶上自家腌制的臘肉、酸木瓜,,騎摩托車穿越26公里山路,,到鄉(xiāng)郵政所寄包裹,一趟至少1小時。
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省,,像前村一組這樣的抵邊自然村共有2207個,,占全國的64%,村落分散,,且絕大多數位于邊遠山區(qū),,交通閉塞。過去,,這里的村民要想收寄快件,,都得像李幸英家一樣,跑到通郵的建制村或鄉(xiāng)鎮(zhèn)郵政所,。
2022年3月,,云南省開展抵邊自然村郵政服務覆蓋數據全面核查,結果顯示,,當時云南共有待通郵抵邊自然村2148個,,占全國的90%;如果把它們距所屬鄉(xiāng)鎮(zhèn)郵政局所的單程距離加起來,,超過4.1萬公里,。
當年7月,云南省郵政管理局和中國郵政云南省分公司聯合出臺方案,,以怒江州瀘水市48個村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264個村為試點單位,,推進抵邊自然村通郵工作。前村一組正是第一批試點村之一,。
2022年10月,,試點村實現全部通郵;同年11月30日,,云南省2207個抵邊自然村實現郵政服務全覆蓋,。
從26公里到家門口就能投遞,近幾年李幸英家收寄包裹越來越便利,?!艾F在不光寄特產更方便,姑娘也常給我們老兩口網購衣服和日用品,。從沿海地區(qū)發(fā)貨的包裹,,三四天就能送到手上,再不用下山取了,!”李幸英的媽媽興奮地說,。
郵路綿延,山鄉(xiāng)巨變,。
憶往昔――
趕騾馬,,過溜索,,翻山跨河郵路艱辛
“唉咦!我是一個趕馬的傈僳人??!”唱起年輕時趕馬的歌謠,克花益老人的思緒被拉回到幾十年前,。
山間鈴響馬幫來,。奔騰咆哮的怒江水切割出一條狹長的天塹,兩岸群峰雄峙,,橫亙千里,。望天一條縫,看地一條溝,,很長一段時間里,,騾馬車隊是云南山區(qū)運輸物資的主要方式。
克花益今年75歲,,早年間曾在怒江的高山深谷里趕馬運貨,,1970年正式成為稱桿鄉(xiāng)郵電所的郵遞員,直到2005年退休,。
“從前,郵件包裹從麗江運到怒江,,要跨瀾滄江,,翻碧羅雪山,橫渡怒江,,再翻越高黎貢山,,至少需要10天時間,一路翻山越嶺,、風餐露宿,,每年都有很多運貨馬匹累死在路上?!笨嘶ㄒ婊貞?。
上世紀70年代的稱桿鄉(xiāng)郵電所,是建在怒江西岸半山腰的一處土瓦房,,泥巴糊墻,,屋頂漏雨?!盀楸Wo郵件包裹和報紙信件,,我們就拿塑料布把包裹擋起來?!笨嘶ㄒ嬲f,。
郵電所在怒江西岸,,東岸的古登鄉(xiāng)同樣是克花益的投送區(qū)域。以前江面沒有橋,,若不想繞幾小時山路,,怒江之上的條條溜索,就是最快捷的跨江方式,。
從一頭溜到另一頭,,風從耳邊呼呼過,怒江水在腳下奔涌,??嘶ㄒ娓嬖V記者,每次過江他都把郵包緊緊地捆在腰上,,防止峽谷橫風吹跑郵件,。
現任稱桿鄉(xiāng)郵政所所長的桑南才,1987年就到稱桿鄉(xiāng)當郵遞員了,,和克花益共同負責稱桿鄉(xiāng)所有村寨的郵件投遞業(yè)務,。
“村村寨寨很分散,沒有公路,,全靠雙腳把郵件送到,。”桑南才回憶,,“我倆每人負責一條線路,,每次出發(fā)帶齊所有郵件報紙,每天要走30到40公里山路,。晚上就歇在村子里,,第二天睡醒繼續(xù)去下個村子送件,6天才能送完所有件,?!?/p>
隨著脫貧攻堅任務勝利完成和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全面推進,如今怒江州已發(fā)生可喜變化:江上42對溜索改造成36座跨江橋梁,,怒江,、瀾滄江、獨龍江上已建成各類跨江橋梁140多座,;怒江美麗公路連通沿線3個縣市1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30余萬群眾,,州內272個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。桑南才不用再徒步走山間小路,,換成了摩托車投遞,。
從2019年開始,稱桿鄉(xiāng)郵政所將服務延伸到各個建制村,,郵遞員每周固定3班到村委會投收包裹,。以前村一組所在的赤耐乃村為例,,收寄包裹距離縮短了19公里。2021年,,中國郵政云南省分公司新增投遞人員386人,,機動車122輛,投入資金7724萬元,,增加投遞段道327條,,實現建制村百分百直接通郵。
變化不只在云南,。據統(tǒng)計,,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補建了8440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郵政普遍服務局所,,實現了郵政服務局所鄉(xiāng)鎮(zhèn)全覆蓋,,全國55.6萬個建制村直接通郵。
看當下――
增人力,,保投送,,全通郵便利百姓生活
清早到達稱桿鄉(xiāng)郵政所,只見桑南才正在整理郵箱,,里面有三個包裹兩份報紙,,一會兒要送到前不久剛通郵的抵邊自然村。記者提出能否坐上摩托車跟他走一趟,,桑南才笑道:“小伙子走嘛,,山路陡可要扶好!”
峽谷的山風從耳邊掠過,,路順著山勢盤旋向上,“郵政綠”摩托車加足馬力,,壯美的怒江大峽谷漸漸到了腳下,。行至半山腰,桑南才停下車,,領著記者往山梁上的一條小道走,。
路陡土滑,一側是陡峭山崖,,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峽谷,。“以前大路沒修通時,,我們投遞就走這種羊腸小道,。”桑南才告訴記者,,怒江的雨季時常伴隨泥石流,、塌方,,那時候摩托車走不了大路,他和同事們還得扛起包裹重走這條山梁小道,。
站在崖邊,,眺望山下,茫茫天地間,,分布著幾個倚山而建的小村子,。“抵邊自然村通郵,,交通是第一難,。”桑南才感慨,。去年瀘水市被確定為通郵試點后,,稱桿鄉(xiāng)共有13個抵邊自然村被納入其中,大多分散在高山之上,,村與村之間隔山架嶺,,有時明明就在山對面,卻得繞上半天路,。
重新上路行車,,摩托車在山路上顛簸了約1個小時,終于到達目的地――前村一組,?!拔覀冞@一路啊,到赤耐乃村村委會是19公里,,再騎7公里,,就到前村一組了?!鄙D喜耪f,。
距離為何算得如此準確?“抵邊自然村通郵,,意味著投遞距離變長,,覆蓋面積更大。只有把里程算清楚,,才能準確算出需要增加多少人力投入,。”桑南才告訴記者,。
“從去年8月開始,,我和公司運管人員幾乎把瀘水市所有鄉(xiāng)鎮(zhèn)跑了個遍,和當地郵遞員一起實地勘察抵邊自然村的線路,、運營里程,,記錄道路情況,。”中國郵政怒江州分公司副總經理仰國棟說,,“拿稱桿鄉(xiāng)來說,,增設13個抵邊自然村投遞點后,多出200公里里程,,我們需要新招4個郵遞員,,才能保證每周3班的投送頻率?!?/p>
在前村一組,,桑南才把包裹送到服務點后,打電話通知村民小組組長七生益來收件,?!耙粋€抵邊自然村郵政服務點,就能輻射周邊幾個村民小組,。為節(jié)約時間,,我們在每個村民小組都找了郵件轉接負責人,每人每月補貼400到500元,,由他們上門發(fā)放包裹,。”桑南才說,。
隨著一項項工作推進到位,,2022年10月1日,瀘水市48個抵邊自然村全部通郵,;11月,,怒江州356個抵邊自然村陸續(xù)完成郵政服務覆蓋。11月30日,,隨著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105個抵邊自然村村民小組開展固定頻次投遞服務,,云南省2207個抵邊自然村全部實現郵政服務覆蓋。
中國郵政怒江州分公司運營管理部經理和樹才說:“這些抵邊自然村的村干部,、村民都非常支持我們工作,。有的把村里的活動室,、會議室騰出地方,,還有些村民把自家小賣鋪騰出一個貨架,專門用來臨時存放郵件包裹,?!?/p>
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,中國郵政云南省分公司在全省抵邊自然村共投遞包裹6.7萬多件,,報紙5.1萬多份,,攬收郵件6759件,。這些數字背后,是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和邊疆百姓更便捷的生活,。
謀長遠――
通5G,,開直播,新郵路助農產品“飛”出深山
“家人們快來看,,我手里的核桃,、草果,都是我們怒江純天然的農產品嘞,!”38歲的村民李方文是前村一組的直播網紅,,直播間搭在自家陽臺,背景是美麗的大山,。不遠處,,一座信號塔矗立山坡,流暢的信號讓直播沒有絲毫卡頓,。
中國鐵塔怒江州分公司瀘水區(qū)域經理和東昌告訴記者,,前村一組的這座信號塔目前有三家運營商的4G信號,移動5G(700M)網絡升級工程正在施工中,,預計5月底完成部署,。“截至2022年底,,怒江的邊境線上共建成78個通信基站,,18個沿邊鄉(xiāng)鎮(zhèn)79個行政村完成4G網絡100%覆蓋,5G網絡覆蓋率達76%,,剩余未覆蓋行政村將在今年內完成5G網絡建設,。”和東昌說,。
忙完一場直播,,李方文告訴記者,除了自家種的農產品,,附近村民也會委托他售賣,。“平均每個星期我要寄20個包裹,,一年下來得有千把件,。”李方文說,,“從去年10月開始,,郵政服務通到我們家門口,桑大哥和另一個郵遞員楊小飛每周3次定期來收件,我也能把更多時間放在田間管理和直播運營上,?!?/p>
“整個稱桿鄉(xiāng),不少村民經營著自己的網店和自媒體賬號,,通過網絡推介大山里豐富的農產品,,通郵后他們更方便了?!睏钚★w告訴記者,。
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完善,給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打開了新空間,?!拔覀冊卩]政公司的直播賬號上開展助農直播,專賣農戶的特色農產品,,每場直播平均有200到300單的交易量,,所有的收益都會給到農戶?!毖鰢鴹澖榻B,,中國郵政還通過“郵樂購”等自營電商平臺,把農產品變成農商品,,從大山深處走向全國,。
除了銷售端有了新渠道,暢通的郵路也給村民帶來不少新鮮消費品,。
年輕帥氣的李南新是村里的生態(tài)護林員,,他告訴記者,自己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是網上買的,,便宜又時尚,;村民二華妞也說,自己喜歡在網上買衣服和化妝品,。
赤耐乃村村委會副主任唐玉珍最近走訪時發(fā)現,,通過網購生產用品,村民的農業(yè)生產效率提高不少,。
“有村民在網上購買玉米新品種,,產量相較老品種提高不少?!碧朴裾湔f,,“村民們采購的飼料粉碎機,也順著郵路直接寄到手中,,村里200多戶養(yǎng)殖戶都用上了新設備,。”
李幸英的哥哥李幸福是前村幼兒園的老師,,幼兒園共有26個孩子就讀,。他告訴記者:“孩子們喜歡做手工,前段時間我網購了美工用品,,拆包裹時孩子們都樂壞了,,一起看著網上視頻教程學手工。邊境小村雖遠,,如今也和外面的世界緊緊連在了一起,。”
隨便看看:
- [動態(tài)]深圳的"路邊攤"不再全面禁止了!9月1日
- [動態(tài)]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| 探尋繆家村的“幸福密碼”
- [動態(tài)]住建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 月底前第一批項目名單
- [動態(tài)]江南岸 綠意平添新動力(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)
- [動態(tài)]頻換物業(yè),,不如共建好服務
- [動態(tài)]新政“組合拳”促使部分樓盤人氣飆升
- [動態(tài)]魅力在“青春擂臺”上綻放
- [動態(tài)]新年伊始多地再推樓市新政 “因城施策”特征或更加明顯
- [動態(tài)]中交地產“增收不增利”現象進一步加劇。
- [動態(tài)]持續(xù)推進降本增效 多家家居企業(yè)中報業(yè)績預喜
相關推薦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,、多說,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