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來都來了”背后的博弈
春節(jié)假期,國人扶老攜幼,,趕往各大景區(qū),、酒店,重現“人從眾”盛況,。人在旅途,,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,到處排起了長隊,,物價也不再“美麗”,,令游玩體驗大打折扣。可即便如此,,絕大多數人還是會抱著“大過年的”“來都來了”的心理,,加之機票、酒店,、門票,、行程都已經提前預訂好了,仍然為節(jié)日溢價埋單,,堅持走完行程,。
這些已經發(fā)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,如時間,、金錢,、精力等,經濟學稱其為“沉沒成本”,。
日常生活中,,沉沒成本影響人們決策的例子隨處可見。當公交車左等不來,、右等也不來,,這時你心里肯定會嘀咕:繼續(xù)等吧,不知道車到底啥時候來,;不等吧,,之前那么久豈不是白等了,萬一下一刻車真的來了呢,?還有很多人在健身房辦了卡后,,也會咬牙堅持去鍛煉,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在左右著消費者的行為,。
連鎖會員制的山姆,、Costco(開市客)生意火爆,除了商業(yè)模式有獨到之處外,,沉沒成本效應也起到了一定作用。每年幾百元的會員費都交了,,消費者總想著多去幾次,,尋找價廉物美的商品,想方設法把會員費通過差價給“找補”回來,。某些電商平臺的“砍一刀”也是如此,,為了免費或低價拿到某樣商品發(fā)動身邊人幫著砍價,結果總是“僅差一點點,,就可以砍價成功”,,讓人覺得這是一只快要到嘴的鴨子,不舍得讓它就這么飛走了。最后贏的其實是商家,,以極小的成本,,實現了最大化的傳播。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說,,如果一項開支已經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,,一個理性的人就會忽略它。他舉例說,,假設你花7美元買了張電影票,,看了半小時后,發(fā)現看這部電影簡直是場災難,,就應立刻起身離開電影院,,忽視這7美元的沉沒成本。
“沉沒成本不是成本”“沉沒成本不參與重大決策”,,道理都懂,,可現實世界中人們很難像經濟學假設的那樣理性。一年一度的假期,,全家老少好不容易湊齊了時間,,興致勃勃地規(guī)劃好了行程,滿心歡喜地奔赴向往已久的目的地時,,總是很難事事理性,。
小到一個家庭,大到一家企業(yè)也是如此,。當一項顛覆性的新技術出現時,,那些已經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企業(yè)卻不敢輕易轉身,生怕彎拐得猛了會翻車,。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狂飆的,,也是特斯拉這種過去沒有巨大包袱的外來者。
在做決定的時候,,不能一直糾結過往的付出,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止損”。當然,,誰都不希望有損失,。所幸互聯網平臺極大減少了信息壁壘,也減少了人們的決策失誤,。
通過閱讀他人評價和打分參考,,作出是否觀影、選擇哪個景點和哪家酒店等決定,,避免“踩坑”,。做好攻略,、理性消費,就算假期再人擠人,,也會有小而美的驚喜等著你,。
杜 銘
相關推薦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,、多說,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