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繁花》改編策略:小說是故事,劇集是傳奇
作者:余小魚
籌備多年,、備受矚目的電視劇《繁花》在年前開播,。既在預料之中、又在預想之外的是王家衛(wèi)對原作小說大刀闊斧,或者說是面目全非式的改編:不僅阿寶,、滬生,、小毛三大男主被砍掉了兩個,整個上世紀60年代的故事線也不見蹤影,,而且把整部劇集的敘事重心放到了上海黃河路上的“商戰(zhàn)”——要知道,,小說《繁花》從第一個字到最后一個字,都沒有提過阿寶們是怎么做生意的,。
如何看待王家衛(wèi)的改編策略
為什么要采取這樣的改編策略,?王家衛(wèi)是這樣解釋的:“我們沒有能力還原足本的《繁花》,,但可以看到一個在原著里看不到的上海阿寶?!焙唵蔚卣f,,《繁花》的故事中有兩個阿寶:一個是上世紀60年代的少年阿寶;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“片葉不沾身”的寶總,。劇集要講述的就是他怎樣完成了這種身份的轉變,。
如此選擇無可厚非,也可見王家衛(wèi)的智慧——完整還原小說不僅不現(xiàn)實,,效果也未必理想,。但是,也許先要回答一個問題:阿寶完成身份轉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,?小說結尾,,阿寶和青年時代的戀人雪芝重逢,更像是一種隱喻:現(xiàn)代的,、太現(xiàn)代的上海人,,對于逝去時光的懷念。小說《繁花》的詩意就悄然開放于阿寶們的少年時代,,金宇澄寫起倍蒂,、雪芝這些少女,筆端充滿溫情,,和上世紀90年代那些飲食男女截然不同,。也就是說,上世紀90年代的寶總之所以“片葉不沾身”,,是因為他習慣并融入了成年世界里的矯揉造作,、逢場作戲。
而在電視劇里,,從阿寶到寶總,,更像是在描寫一位上海灘青年發(fā)家致富,、功成名就的“傳奇”經歷——在生意場上游刃有余了,自然也就“片葉不沾身”了,。換言之,,如果說小說《繁花》自帶濃到化不開的哀傷與憂郁,那么電視劇《繁花》則是情緒飽滿,、積極樂觀的,,把敘事中心放在了對娛樂性和刺激性的呈現(xiàn)上。由此也就不難理解,,劇集為什么要拍“商戰(zhàn)”,,而且將阿寶塑造成“孤膽英雄”和“大眾情人”的結合體。
在劇中,,阿寶單刀赴會去諸暨,,在暴力威脅前面不改色,輕輕松松就搞定了鬧事的工人,,像極了香港電影里的“小馬哥”,;阿寶運籌帷幄,在關鍵時刻沉得住氣,,把范總,、魏總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間,像極了香港電影里的“大佬”,;阿寶周旋在玲子,、汪小姐、李李三個女人身邊,,把曖昧拉滿又不給出任何承諾的做法,,又不能不讓人聯(lián)想起香港電影里的“花樣年華”。
說到這里,,我們也就理解了王家衛(wèi)的改編策略——關鍵是要“好看”,。如果說小說《繁花》是平靜如水、暗流涌動的,,那么電視劇《繁花》就是鑼鼓喧天,、沸反盈天的。從流量和收視率的角度考慮,,王家衛(wèi)的做法不難理解,。
劇集只是《繁花》蛋糕中的一塊
作品離開了作者之手,,也就讓出了闡釋權,。
王家衛(wèi)當然有改編自由,正如他所言,,“劇集只是《繁花》蛋糕中的一塊,,看完可以去看看原著,。”但令人格外詫異的是,,如今的改編讓劇集完全走到了小說的反面,。
小說《繁花》的結尾,阿寶與滬生依照小毛的遺言,,去幫助借宿在小毛房子里的兩名法國青年,。他們雄心萬丈地打算寫一個上海劇本:老上海,1930,,蘇州河畔,,法國工廠主愛上了中國的紡織女。法國青年滿腦子上海傳奇,,阿寶則不斷提醒他們當年蘇州河畔并沒有法國工廠,。
這個故事就像一出寓言劇。作者暗諷時下流行的上?!皞髌妗?,不過是一些爛俗的套路,仿佛出自外國人的手筆,,對于真實的上海存有隔膜,。如果說金宇澄的《繁花》是“故事”,那電視劇《繁花》就是“傳奇”,。
“故事”和“傳奇”的區(qū)別在哪兒,?關鍵在于有沒有“意義”。金宇澄對小說的命名,,表明他對任何期待長久的事物,、保持長久的意義都心存疑慮。小說中的陶陶曾希望抓住自己與小琴之間的愛情,,但小琴的日記告訴大家,,這不過是她虛與委蛇的圈套。陶陶自知報應不爽,,“面對這個社會,,大家只能笑一笑,不會有奇跡了,?!?/p>
小說《繁花》里的“故事”,沒有往昔人們非常熟悉的社會批判或者都市迷惘,,而是顯示出個人與“意義”的斷裂,。小說中出場人物繁多,但相貌模糊,、面孔混沌,,因為“故事”總是曖昧的,,它和日常生活有關,卻與“意義”無關,。
電視劇《繁花》則一心要再現(xiàn)上海灘的“傳奇”——阿寶在時代浪潮下抓住機遇,,施展才華,憑借迎難而上的勇氣和腳踏實地的魄力改變命運,。無論是阿寶,、玲子、汪小姐,、李李或者飯店服務員,、工廠老板、外貿代理等,,每個普通人都選擇向商業(yè)對手挑戰(zhàn),,向技術變革挑戰(zhàn)。其中要表達的“意義”是清楚的——哪怕失敗也不放棄,,強調的仍然是拼搏,,是奮斗。
在王家衛(wèi)看來,,“劇集《繁花》介紹的是時代,。因為我們講的是一無所有的阿寶,如何在短短十年,,成為叱咤風云的寶總,。除了個人奮斗,他需要時代的加持,?!?/p>
而在小說中,阿寶的少年時代容得下鋼琴,、古詩,、家庭舞會和美好愛情,從而使那個年代顯示出可供緬懷的高貴,。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,,小說中的上海,只剩下一個又一個的飯局和神情曖昧又充滿算計的調情,。繁花凋謝,,金宇澄顯然對市場時代的粗俗做出了否定。
有意思的是,,當被問及對電視劇《繁花》的看法時,,金宇澄如是說:“我只能表示感動,熬過這么艱難的幾年,,片子能夠出來,,多么不容易?!币苍S,,這個值得玩味的態(tài)度,就是在小說中出現(xiàn)近千次的“不響”吧,。
理解《繁花》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
小說《繁花》強調意義的懸置,,不等于其“無意義”。作為國際化大都市,,上海擁有著如此復雜的地形,,貯存了這樣多彼此抵牾的記憶,使得它不僅是情感依附的容器,,更成為意義爭奪的領地,。因此,金宇澄放棄了某種總體觀念,,而深入城市地理的層層累積中,,去發(fā)掘多元意義的可能。
盡管作者并不肯定上世紀90年代的生活方式,,但他懷著對每個人命運的關切書寫他們,,以細致的觀察來描寫他們。他雖然“不響”,,但讀者能看到人物的悲歡離合,,以及那些情趣與欲望的存在。繁花落盡,,但那些存在的瞬間和生活選擇的正當性會留存下來,。歸根到底,《繁花》要思考的問題是:生活的變革,,究竟意義何在,?生活的正當性何在?人們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,?
一方面,,這些問題,小說不可能給出標準答案,。但作為一部劇集,,王家衛(wèi)卻不可能含糊其辭。因此,,他只能從多元意義中取出最能被人接受的一種,;另一方面,社交媒體,、短視頻時代的到來,,改變了當下的傳播規(guī)律——當一部劇集擺到觀眾面前時,,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呈現(xiàn)出“意義”,《繁花》當然也不例外,。這也意味著,,把《繁花》影像化終究會留下遺憾。
劇集播出之前,,就把“滬語”“地方特色”當做宣發(fā)的重點,。但事實上,《繁花》不應該被視作“方言小說”或“地域小說”,,這都把它說“小”了,。《繁花》所要追問的乃是一個關乎所有當代人的宏大問題:如果現(xiàn)代都市生活終將在全球化的裹挾下被碾成符號,,所有的美好記憶終將淪落為周而復始的情愛歡場,,那么,我們還能不能從日常經驗和瑣碎事物里重新發(fā)現(xiàn)生活的“意義”,?
要回答這個問題,,或許我們還需要更多時間。(余小魚)
隨便看看:
- [娛樂圈]“二次元”跨越到“三次元” 漫改創(chuàng)作還有新可能
- [娛樂圈]《山水間的家》:千年家風助鄉(xiāng)村振興,,“老家真好”悟濃濃鄉(xiāng)愁
- [娛樂圈]《莫斯科行動》開啟預售 劉德華張涵予黃軒兇猛較量
- [娛樂圈]《我們的美好生活》今日開播 探索“千萬工程”推動的鄉(xiāng)村新地標
- [娛樂圈]齊秦&王祖賢:那個為你深情寫歌的人,卻不能陪你走到最后
- [娛樂圈]中國戲劇海外傳播影響力與日俱增
- [娛樂圈]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中秋晚會浪漫來襲
- [娛樂圈]張小斐張嘉倪演繹新型女性關系
- [娛樂圈]暗黑故事巧妙改編成平凡生活
- [娛樂圈]66歲鄧婕“銀發(fā)就業(yè)” 重回熒屏做“助理”
網(wǎng)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,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